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 > 导游词

山西导游词

时间:2024-05-30 12:15:05
山西导游词

山西导游词

作为一名专门引导游客、助人为乐的导游,时常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员进行实地口语导游的基础和前提。那么你有了解过导游词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山西导游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山西导游词1

崇福寺始建于唐高宗麟德二年(公元655年)的金代建筑,规模可观,气魄宏大,是国务院批准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正殿用减柱法建筑,乃国内孤例,堪称一绝,弥陀殿为全国金代最大建筑之一。

崇福寺坐落在朔城区东大街,门前有石狮一对,自山门由南向北有金刚殿、钟楼、鼓楼、千佛阁、文殊殿、地藏殿、大雄段、弥陀殿和观音殿,占地23400平方米,前后5重院落,布列适当、主次分明,是一座规模完整、宏伟壮丽的古代建筑。崇福寺乃鄯阳古刹,藏经阁始建于唐高宗麟德二年(公元665年,明代重修后更名为千佛阁),契丹时,其地为林太师府署。辽统和间复为增会,这可能是隋、唐“舍宅为寺”的遗风,因名林衙寺,金天德年间(公元1149——1153年)赐额崇福禅寺。现寺内弥陀殿、观音殿为金建,山门为清建,其余为明建。弥陀殿为寺内主殿,建于金皇统年间(公元1141——1149年),由开国侯翟昭度负责施工,殿宇正檐下悬挂的“弥陀殿”竖匾,为金大定二十四年(公元1184年)原物。

弥陀殿建于2米多高的台基上,通高21米,冠于全寺,是全国现存较大的金代建筑。建筑面宽7间,进深4间入椽。殿前有宽敞的月台,后与观音殿月台相连。单檐九脊歇山式。殿内梁架结构具有独到之处,随着殿内金柱的减少,主体结构与其他建筑不同。弥陀殿棂窗也很精致,镂刻透心图案纹样达15种之多,有三角纹、古钱纹、桃白球纹等,这些图案不仅是优秀的艺术佳作,而且对研究金代建筑装饰具有很高的价值。殿内中央砖砌佛坛上置三尊主像,中为弥陀佛,左为观音菩萨,右为大势至菩萨,称“西方三圣”。主像两侧胁侍菩萨表情恭谦。别具神态。两大天王怒目狰狞,似在护法守职。主像背光为编条泥壁,图案呈草叶纹,边沿是焰光。中间背光浮壁13尊伎乐天,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殿内四壁满绘壁画,10躯高大佛像结趺而坐,端庄慈祥,分布于东西山墙和后墙。壁画上方为飞天,翱翔于五彩祥云之间。西尽间绘有千手千眼观音菩萨,立姿,变化身,18面,千手,掌心各绘一眼,手中各擎一件法器,星辰日月,龙楼宝盘,刀戈剑戟,琴棋书画等应有尽有,千变万化。下左为婆薮仙,神情自若,老态龙钟,下右方为吉祥天,神情安详,持重彬彬。东尽间分上下两层,绘三佛三菩萨,后壁门榻上绘16宝观。整个壁画庄重宏伟,气势夺人,画工精细,设色以朱红、石绿为主,色彩绚丽,壁画与佛像交相辉映,大殿更加金碧辉煌。殿外九脊全为瓦条砌垒,殿顶上筒坂布瓦覆盖,绿色琉璃和脊饰剪边。两个高大邸吻矗立正脊之上,正脊中间置有瓦楼一座,将军居中,神志昂扬。戗兽、垂兽巨口獠牙,气势威武。整个弥陀殿集建筑、壁画、塑像、背光、琉璃、棂窗、匾额等于一体,虽经历代风雨寒暑,至今仍光泽灿烂。

观音殿是仅次于弥陀殿的金代建筑,其梁架结构最富有独创性。为“四椽伏对乳伏用三柱”。殿内前槽金柱全部减去,后槽金柱置在佛坛两侧,使殿内前部更加宽广。因省去前槽金柱,四椽伏跨度加大到10米,所以为减轻其负荷,在梁上和平梁前端施较大的人字叉手,把殿前槽上部载荷传递到前檐和后檐柱上。这种神奇的建造能力,充分反映了古代建筑匠师的才能技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保护文物古迹,1953年对观音殿进行了整修,1986年又拨款对弥陀殿进行落架大修。崇福寺,以其古朴巍峨的雄姿,再现于朔州大地。

在朔州崇福寺,珍藏着一座展示我国北朝佛教艺术成就的珍贵文物棗北魏石塔。塔高2。5米,平面呈方形,因在塔刹、塔身和基座上雕有小佛像1349尊,故而也被称为千佛石塔。石塔的塔身是九层楼阁,楼阁四面皆雕有斗拱和塔檐,周围空间则布满小佛坐像,最下层每面中间都雕有一龛,龛内雕有一尊较大的主佛和左右胁侍佛两尊,龛的外部是五排坐佛。佛像大小不等,神态各异。整座佛像塔设计巧妙,工艺精湛,把中国古建艺术和印度佛塔艺术融为一体,创造了我国现存最早的楼阁式佛塔,令人惊叹叫绝。

但让人痛惜的是,这件备受世人瞩目的艺术珍品,因世事变迁,饱受风霜,在半个多世纪前身首分离,不能合璧。目前,塔杀只能以一级藏品保存于崇福寺内,塔身则被台北国立博物馆收藏。

山西导游词2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现在来到了庞泉沟自然风景区。文峪河是山西母亲河汾河的主要支流,它的源头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庞泉沟。

为什么叫庞泉沟呢?庞泉沟是关帝山区的中心地带,属于花岗岩、片麻岩为主的地质区域,地下水源匮乏。但是,这里山山有林,沟沟有水,就是找不到文峪河明显的发源之泉。庞泉沟自然保护区面积有15万多亩,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广袤茂密的森林成为黄土高原上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就是这片森林的存在,形成了文峪河庞大的源泉。这是什么原因呢?在天空降雨时,森林的枝叶阻挡了急速下降的雨滴,使雨水不能直接冲击地表土壤,雨水滴落在松软的腐殖质土层上,慢慢渗入其中,使林下土层充满水分。郁闭的林木遮掩了日光,林下能够长期保持湿润。而土层以下是不透水的花岗岩层,阻隔了水分的继续下渗,当林下土壤中水分超饱和时,它们就顺着山坡形成地表径流,大面积的地表径流分别从各自的山坡汇入沟壑,成为数不清的山间小溪,无数条小溪汇入庞泉沟,再由庞泉沟进入文峪河的主河道。也就是说,这条河没有地下水的源泉,是关帝山主峰一带浓荫蔽日的山峦沟壑形成它庞大的源泉,“庞泉”之名由此而来。

就是这条河里的水,成为交城民歌《交城山》“不浇交城都浇了文水”的水。可喜的是,交城已经启动了一个庞大的水利工程──龙门渠引水工程。就是将交城山的水引到交城,这样就形成了—水浇两县的良性循环,也就应了“交城的山交城的水,浇了交城浇文水”的歌词了。

山西导游词3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怀仁县境,1100年前,晋王李克用和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在这里会盟,两朝太祖易袍换马、义结金兰。后来,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辽国,辽太祖取“怀想仁人”之意,将这里命名为怀仁县。您如果进入怀仁县城,就可以看到晋王李克用和辽太祖把臂盟誓的雕像。

“雁门关外野人家,不植桑榆不种麻。百里并无梨枣树,三春哪得桃杏花。六月雨过山头雪,狂风遍地起黄沙。说与江南人不信,早穿皮袄午穿纱。”朋友们,我们现在正行驶在辽阔的金沙滩古战场上,只不过历史上苍凉雄浑的景象已经换成了眼前绿色的新装。透过车窗,映入眼帘的是连片的树林和茂盛的庄稼。不过,当我们来到金沙滩,仍然会在心中涌起一种莫名的悲凉,当我们的视线穿越1000年的历史时空,一幕印刻在中华民族记忆深处的大战就会历历出现在眼前,那隆隆的战鼓声将杨家将的慷慨悲歌演绎了整整一千年。其实,血战金沙滩的故事大家已经很熟悉了,从小到大我们从老人嘴里听、戏台上看、收音机里听、电 ……此处隐藏11991个字……。这尊大佛便是北魏文成帝拓拔睿的象征。他恢复佛法,开凿云冈石窟,大佛的嘴角微笑神态,表现出佛教徒对他的敬意。距离产生美,角度显神韵。在这尊露天大佛面前,以不同的距离和角度观赏,都会产生各种变化着的美及其神韵。

现在给大家20分钟时间在露天大佛前拍照留念,愿大佛炯炯有神的双眸,略带微笑的嘴角,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回忆,带来美好的福音。好,20分钟后我们在这里集合,谢谢大家合作!

山西导游词13

华严寺位於陕西省长安县韦曲东南少陵原半坡上,距西安城约15公里。寺居高临下,襟山带河,殿宇庭院精致幽邃。它俯视樊川,西望神禾原,南望终南山的雾岩、玉案诸峰。

寺建於唐德宗(李适)贞元十九年(820_年),是中国佛教华严宗的发源地,古“樊川八大寺院”之一。清朝乾隆年间,少陵原一部分崩塌,志内殿宇全被摧毁,现在仅有两座砖塔。

东边的一座是华严宗初祖杜顺禅师塔,四面七层,高约13米,上层石刻有“严主”二字,第三层石刻有“无垢净光宝塔”六字。西边的一座是华严宗四祖清凉国师塔,内安奉清京相师舍利子21粒。

该塔六面五层,高七米,塔上石刻有“唐清原国师妙觉之塔”十字。二塔下层各有砖筑龛堂,内有石刻影像及像赞,石刻下半部刻重修记,为近代宋伯鲁、宋联奎同时书写。另有唐宣宗大中六年刻的《杜顺和尚行记碑》,已移存於陕西省博物馆。

山西导游词14

位于运城市区以北10公里鸣条岗的舜帝陵庙,则是华夏儿女寻根祭祖、拜谒舜帝的圣地。舜帝史称虞舜,姓姚,名重华,黄帝的第九代孙,是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首领,历史上被尊崇为五帝之一。舜生于诸冯(今永济市张营乡舜帝村),因品德高尚而被尧选为接班人。继承帝位后,舜励精图治,选贤任能,发展经济,安定民生,实施教化,成为后世所敬仰的楷模。舜帝是中华民族道德文化始祖,他所开创的德孝文化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舜帝陵庙分为南景北陵两大区,南景区分为舜帝大道、舜帝广场、舜帝公园三部分,北景区则分外城、陵园、皇城三部分。舜帝陵庙神道两旁保存有五株树龄在4000年以上的古柏,且每一棵活柏怀里都抱着一棵死柏,甚为奇特,被称为“夫妻柏”或“连理柏”,东边一株树干形似龙爪,树根形似龙椅,相传当年汉光武帝刘秀曾在此休憩,故这棵树又称为龙柏。而舜帝陵上也有一株树形奇特的古柏,已有2000余年历史,五个主枝形似虬龙,民间称为“五子登科”。陵前有两块石碑,上碑刻“有虞帝舜陵”,下碑刻“舜帝陵”。

山西导游词15

游客朋友,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临汾旅游。我是**旅行社的导游员**,在这为期三天的尧都之旅中将由我和我们旅行社的资深司机*师傅共同为大家服务,希望我们的服务能够给您的旅途提供方便,让您游的舒心,玩的放心。

为了方便大家几天的游览活动,我先将临汾的基本情况给大家做个简单介绍,方便大家随后几天的游览活动。临汾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地处黄河中游东岸与太岳山之间,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400多万。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纵穿全市。这里拥有点燃人类第一支火把的光荣,传说黄帝时代的仓颉在这里发明了汉,中国历史上第一帝第一都均诞生在这里。帝尧之都平阳就是现在的临汾市(尧都区),春秋时期,晋国之都新田就是现在的侯马市晋文公称霸中原的基业就在这里奠定。1953年挖沙时一铲挖出个丁村,3枚人齿化石的出现填补了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的那部分缺环,中国历史好象在那时一下子也就完整了。

悠久的历史,壮丽的山川造就了临汾市许多著名的旅游景观。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就是号称天下第一黄色大瀑布的吉县壶口瀑布。

壶口,作为大禹治水“引山表木”的第一标记早已名垂史册。她包含着我们先祖自强不息的精神,蕴藏着中华民族的丰富智慧,铭刻着古老的黄河文化印记。可以说,壶口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不见黄河心不死”,从临汾出发,经过4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的游览车已经驶入壶口景区,大家请拿好自的随身物品依次下车,注意安全。

进入景区,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我左手方向的十里龙槽,龙槽是大自然的杰作,是滚滚的黄河水千万年来冲刷切割的结果。由于壶口瀑布终年累月的向下冲击因而在河床上留下一道深壕,而且每年都在加长,至今已有10里之远,恰似一条匍匐在地的长龙,故名十里龙槽。

下面我们接着往前走,前面就是大家盼望已久的黄河母亲的心脏——壶口瀑布了。我想大家都曾从90版的50元人民币上一睹过了壶口瀑布的风采了,那当各位身临其境时感觉又是如何呢?刚才在车上有为先生问我为什么叫做“壶口”瀑布,下面就请大家一边欣赏瀑布一边听我的介绍。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从高山流向大海,从远古流到今天,是高高的巴颜喀拉山孕育了她。她向东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在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时由于受到了吕梁山脉的阻挡,转南进入著名的晋陕大峡谷之中,上游数百米的水面当留到下游的龙王辿时,由于受到河床走势的影响,滔滔河水骤然收敛成约50余米,倾泻在落差30多米的石槽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瀑布,看起来就像从茶壶中往外到水,故形象的称她为“壶口瀑布”。

由于壶口瀑布的落差之大和水势之猛,形成了她独有的四大景观:水底冒烟、彩桥通天、群龙戏浪、谷涧起雷。我们大家现在可以看到,水由于惯力跌入几十米深的深潭中,激起数十米的水雾,这个景观就是“水底冒烟”。有时天气好时,遇上太阳光的折射,还会看见一条彩虹横跨两岸。

这些壮观的美景,往往是艺术家、诗人们最爱捕捉的瞬间,伟大诗人李白就在这里留下了“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的万丈豪情。

接着往前,大家看到的这段跑道就是香港明星柯受良97年驾汽车飞越黄河时的助跑线。不知大家是否记得在柯受良驾汽车飞跃黄河不久后,在99年我们的黄河娃朱朝晖骑摩托车也同样从这里飞过了壶口瀑布的上空。现场10多万观众和通过卫星收看的全世界30多亿的观众都在第一时间看到了这又一飞跃黄河的壮举。这挑战自我,战胜大自然的壮举,展现了我们黄河儿子的英勇气概。

如果大家细看脚下这黄河石岸,就会发现断断续续的摩擦痕迹,这就是壶口又一奇景,旱地行船的船道。在我国古代,黄河的商业作用非常巨大。明清时代的商品都是依靠黄河水运南下进行销售的。但是每每商船到龙王辿时,由于壶口落差大,龙槽窄,水流急,货船根本无法航行,只得用人力拉纤拖出水面,延山西一侧拉过龙槽,再进入河中继续航行。旱地行船时艄公们唱着船歌,纤夫们喊着号子,推、拉、牵、挽互相呼应,场面极其壮观。因此,凡到壶口的人都渴望一睹黄河艄公“旱地行船”的绝活,可惜随着运输业的发展这个行当已没什么传人了,在古渡的老镇上只剩下两位老艄公孤独地生活在他们集体宿舍一样的老窑洞里,任青春同老镇的繁华一样渐渐消逝。

朋友们,今天的讲解就先到这里了,有人说壶口瀑布是可以触摸的威风锣鼓,是可以凝视的黄河大合唱。下面给大家30分钟的自由活动时间,让您尽情的融入这壮观的景象中拍照留念,不过要提醒大家的是,大家不要太过靠前观赏景观拍照留念要注意自己的安全和保护您的相机免受水雾的侵扰。愿这次游览能给大家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

《山西导游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